校务公开

平顶山市第四十六中学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

2022-09-13 18:07:27 作者:46web

平顶山市第四十六中学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

认真落实全市教育大会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落实平顶山市《关于印发<平顶山市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精神,切实提升我校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标准促规范、强内涵、提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规范我校办学行为,提高我校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和谐美丽校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逐步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工作

我校依据《评估细则》,在全年常态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营造和谐美丽环境(4月)。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营造和谐美丽校园环境。每年4月份为“营造和谐美丽环境”主题活动月,集中开展好以下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普及疾病的安全健康教育预防、营养与食品安全以及生长发育、青春期保健知识和技能,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对学生开展各种安全教育,突出强化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开展校舍及其他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开展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师生成长发展创设良好氛围;举办科技创新、艺术、体育、读书等比赛活动。

2.提升教育教学水平(5月)。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每年5月份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主题活动月,集中开好以下活动:有偿家教、教辅征订等排查整治;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教研、听评课活动;规范作业布置;加强教学质量检测;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积极参加自制教具(学具)、创新实验评比活动。

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6月)。突出依法办学,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每年6月份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主题活动月,集中做好以下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自查;组织教职工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健全完善章程执行和监督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密切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促进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

    4.保障学生平等权益(9月)。推进教育公平,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满足需要特殊关注学生的需求,实现学有所教、弱有所扶。每年9月份为“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主题活动月,集中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开展好招生入学工作;做好均衡分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进行收费公示;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等开展帮扶活动;做好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0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年10月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题活动月,集中开展好以下活动:组织师生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及学生奖惩制度等;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开展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活动;开展教学创新评比活动;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科学锻炼指导活动;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营养状况、身心健康和体质健康达标状况;普及近视预防知识;举办主旋律歌曲歌唱等艺术比赛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研学或综合实践交流活动。

    6.引领教师专业进步(11月)。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每年11月份为“引领教师专业进步”主题活动月,集中开展好以下活动:组织开展专题师德教育活动;开展规范教师语言、衣着、妆容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培训和基本功展示活动;开展教师阅读、规范汉字书写等活动;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四、时间步骤

1.动员阶段(每年3月)。学校召开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动员会,对《评估细则》进行解读宣传,统一思想,增强共识,使广大干部教师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2.实施阶段(每年4月—11月)。学校对照《评估细则》开展自评,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找出差距和不足,依标整改。

    3.迎检阶段(每年12月)。依据《评估细则》,认真整理相关材料,迎接市教育体育局的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学校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创建市级示范校、特色校摆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位置,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入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处室主任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学校标准化管理工作。各处室要认真落实《评估细则》中规定的有关管理任务和管理内容。明确人员及职责分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将学校标准化管理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整体安排、统筹部署、协调推进,抓实抓细抓好。

3.健全机制。学校将健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攻坚突破,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保障、有考评、有实效;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要将学校标准化管理建设所需硬件和软件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证,加大对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

 

2022年3月6日